随笔#2 中秋
中秋
学校
刚来到城阳的第一天晚上,我睡不着,恰好我的舍友也醒着,于是我俩翻身起床逛起了学校,我和他从还没修好的操场走到人工湖,听他兴致勃勃的聊他在澳大利亚华人开的餐馆里当驻唱,听起来他的人生很棒对不对,但现在的他整天忙着睡觉,像一个桉树叶吃多了的考拉。
我没预料到我会找到一份在学校里的工作,但我和学校挺有缘分,从小我家就住在学校里面,零几年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,那时的高中生没有手机,我也没玩具,我就趁他们上课的时候捡他们从教室的窗户丢出来的纸飞机,回到屋子里我再把那些纸飞机一张张拆开,于是我学会了七八种纸飞机的折法。学校并不总是热热闹闹的,高中生们晚自习下课走了,我留在学校里面,高中生们放假走了,我也还是留在学校里面。无数次我看着吵吵闹闹生机勃勃的校园一点一点变得宽阔而静谧。说起来学校其实很反差对不对?热闹的时候人们浪涌云浮,安静起来就大的让人心生惶然。后来我想,可能是因为学校并不自由,所以大家会那么急匆匆的走。临放假的时候,我对同学们说,祝大家去到想去的地方,见到想见的人。
或许是因为从小就见识学校的安静,亦或是由于我没有想见的人,这个假期我也还是留在学校里面。——但也或许是我擅长独处,如果说每个人的这一生都拥有自己的任务,有的人是要去当主角的,那我的任务可以是去大兴安岭当护林员吗,到了冬天就捡树枝,在森林深处的护林小屋里烤火,有时候可能没什么人说话,不过我应该会养一只又可爱又机敏的狗。
夜晚
很长时间里我都不明白古人为什么用月亮来表达相思,有一个晚上我照常走在从教学楼回宿舍的路上,抬头看到月挂疏桐,和那时候我想念的人发了一句“即使我们相隔千里,抬头也能看到同一个月亮。”我走路习惯低着头走,但那也是一个秋天,月亮实在太美了,我最喜欢的季节就是秋天。
我会时常想起家乡的夜晚,其实只要气候相近,哪里的夜晚都差不多对不对?但我固执地认为家里的夜晚是不同的,原因在于我认为家里的路灯的颜色与其他所有地方的都不同。硬要形容,我会说那是一种驼色带点金色带点暖色,给人一种明亮的错觉。说不上来,可能只是一种感觉。凭借着对路灯的感觉,我认不错家乡的夜晚,即使是在梦里。
隐喻
以前读到一句话说,隐喻,或者说比喻是危险的,一个简单的隐喻,便可从中产生爱情。隐喻会将具体提炼成一首抽象的诗。就像今时今日我们会爱上零星光点、遥远清辉的月亮,而非坑洼崎岖的月球。隐喻会让你错估那个人或物在你心中的地位,隐喻是幻想的投影,是渴望,是你读过看过的角色,是想象中的未来,并不是她本身。隐喻会把人带进美丽但是虚妄的世界,所以对我来说,隐喻是危险的。
更多的隐喻则关于人,关于我许久未见或从未见过的人。江南写过:“最后留在记忆深处的总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,就像你记住一个人往往不是因为她的美,很多年后你连她的样子都忘记了,可偶然在人流如织的街头闻到她惯用的香水味,你在惊悚中下意识地回过头去,却只看见万千过客的背影。你这才想起即便刚才和你擦肩而过的确实是她,即便你跟她面面相对,你也未必能认出她今天的样子了。”
人总会忘记很多事对不对?往事会褪色,记忆也会模糊,所有的感觉越来越远。那几十年后,我还能凭借什么记住你呢?不必担心,我早就在还未分开之前,为你打造了一个坚固的隐喻。对我来说,记住那一份隐喻,就等于在无限的时间里飘摇地记住你了。
中秋又至,或许我本来也该是有一个想念的人的。
可是人的感情就像潮汐,是我没能把握好月亮的方向。

